卜宪章
教授
phsbxzh@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药学多学科融合基础上的药物设计与发现: 1.活性多肽、类天然产物库的构建; 2.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恶性事件中关键蛋白的降解与折叠行为调控及药理意义; 3.重大疾病相关信号网络关键因子的探针设计与药物发现
陈新滋
教授
chenxz3@mail.sysu.edu.cn胡文浩
教授
huwh9@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1、基于活泼中间体捕捉的新型不对称多组分反应的开发及其在天然产物及药物合成中的应用。2、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主要聚焦于ADC类药物、腺苷A2A受体小分子抑制剂、PD-1/PD-L1小分子抑制剂等的发现。3、抗感染药物的开发,主要针对HIV, HBV, HCV的小分子药物研发。
黄志纾
教授
ceshzs@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1. 以核酸高级结构为靶点的药物化学生物学研究;2. 抗肿瘤、抗肥胖及其并发症创新药物的发现研究;3. 新靶点药物分子设计、合成及作用机制研究;4. 天然活性成分的结构修饰、优化及构效关系研究。
李丁
教授
liding@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抗癌基础研究包括小分子化合物通过调控基因启动子区域DNA二级结构及其结合蛋白进而影响下游癌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小分子化合物调控端粒G-四链体及其结合蛋白等
鲁桂
教授
lugui@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1) 新型抗病毒、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 (2) 药物及其中间体高效合成方法的研究; (3) 不对称催化反应和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邹滔滔
教授
zoutt3@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金属药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领域,尤其是基于小分子的抗癌药物和肿瘤发光探针,包括抗癌药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光亲和标记-点击化学相结合的分子靶点识别方法、核酸多级结构探针、药物可控释放等。
邹永
教授
zouyong3@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病药物及老年病药物的创新设计与合成;二苯乙烯类系列天然产物及衍生物的研究开发;新型前体药物的开发;特色可再生资源的多样化转化及高值化利用;药物及天然产物绿色合成工艺及方法学研究;仿制药物及功能性医药精细化学品的合成及开发。
郭磊
副教授
guolei7@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高选择性磷酸二酯酶PDE抑制剂的设计与发现,PDE靶向特异性荧光探针分子的设计及其应用,有机荧光小分子设计用于肿瘤诊断治疗等方面。
何峰
副教授
hefeng1851@163.com研究方向:1) 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筛选药物。 2) 天然药物及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及药效学评价。 3) 中药调节肠道菌群的研究。 4) 线粒体功能调控及自噬的研究。 5) 复方中药药效成分协同作用、配伍机制、网络药理学、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李哲
副教授
lizhe5@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药-靶结合强度快速及精准评价方法的开发,并注重将已开发的方法与实际的药物开发工作相结合,目前已利用所开发的药物设计方法针对多个成药靶点发现了全新的活性抑制剂。
史滔达
副教授
shitd@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1.合成可及化合物库的构建及应用,结合有机合成方法学、化学信息学和药物信息学技术,构建骨架多样,可合成率高的超大型虚拟筛选库,并应用于抗肿瘤、镇痛、及抗感染药物开发。 2.肿瘤免疫小分子药物开发,基于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PTP1B、TCPTP、SHP2)、腺苷受体A2AR、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PD-1/PD-L1),开发小分子抑制剂。3. 应用多组分反应实现复杂天然产物、上市药物、及高活性分子的快速高效合成。
张学景
副教授
zhangxj33@mail.sysu.edu.cn研究方向:分子编辑反应研究;自由基反应研究;不对称合成反应研究;抗肿瘤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NA编码化合物库的构建及活性筛选研究中的应用
傅祥
博士后
胡宇涛
博士后
刘默逸
博士后
唐战勇
博士后
曾涛
博士后
朱伟伟
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