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平

副教授

研究领域:1. 新药评价:Ⅰ期临床研究(人体耐受性试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生物等效性研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2. 创新药物/中药单体药代动力学成药性评估: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3.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4. 药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5. 数据管理与统计:生物等效性研究、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研究,药动/药效动力学(PK/PD)研究等。

办公电话: 020-87331409-103

联系邮箱: zhonggp@mail.sysu.edu.cn

联系方式

办公电话:020-87331409-103(办公);020-87331409-113(传真)

电子邮箱:zhonggp@mail.sysu.edu.cn

办公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二路74号(中山大学北校区) 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邮编:510080

 

简单介绍

钟国平,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bm11222宝马娱乐网站药理教研室、药物代谢与药动学实验室);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逸仙医学讲座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特聘教授;中山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负责人;广东省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医科大学药理学学士,中山大学药理学硕士、博士。研究方向为药代动力学、临床药理学与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兴趣在于创新药物/中药单体成药性药代动力学筛选、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定量药理学研究等方面。主要从事新药临床/非临床评价工作,在Ⅰ期临床(人体耐受性试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研究、生物等效性研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药物分析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近年来,参与/主持各级基金/项目数十项。已先后主持完成200余项药物非临床/临床评价工作(其中国家一类新药20余项)。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高水平期刊收录70余篇,TOP期刊9篇),主编《药代动力学实验教程》1部,参编《临床药理学》、《临床药代动力学基础与应用》等教材/著作10余部。

 

研究方向

1.  新药评价:Ⅰ期临床研究(人体耐受性试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生物等效性研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2.  创新药物/中药单体药代动力学成药性评估: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3.  药物基因组学研究。

4.  药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5.  定量药理学: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研究,药动/药效学(PK/PD)研究)等。

 

服务方向

1.  新药评价:Ⅰ期临床研究(人体耐受性试验、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生物等效性研究、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2.  生物样本药物定性定量分析检测。

3.  定量药理学:药代动力学计算与统计、群体药代动力学(PPK)研究,药动/药效动力学(PK/PD)研究)、体内外相关性研究等。

4.  数据管理与统计:各期临床试验、IIT研究。

5 . GCP体系建设与培训。

 

教学情况

1.  本科生:药代动力学实验(课程负责人)、药学实习(课程负责人)、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主讲)、临床药理学、仪器分析、药理学进展。

2.  研究生:临床研究设计与案例(课程负责人)、临床药理学、新药研制原理与方法、药物代谢与药代动力学进展、药动学评价。

 

社会/学术任职

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CFDI GCP检查员(组长)、CDE审评专家,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GCP检查员(组长)。

2.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研究工作委员会副主委,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定量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表观遗传药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专家,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分析技术分会委员,国际外源物代谢研究学会(ISSX)会员。

3. 广东省药理学会理事、广东省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食品药品审评认证技术协会临床试验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CRO产业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临床研究学分会常委等。

4. 广东省科技厅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专家,科技东莞工程项目评审专家等。

5.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Curr Pharm Anal/Pharmaceutical Biology等期刊审稿人。

 

科研项目

 主持纵向项目(部分)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中响应漂移发生机制的药物定量分析校正策略(主持人)。

2.  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建立靶向肿瘤及其微环境创新药物临床研究评价技术平台(共同主持人)。

4.  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建立示范性抗肿瘤新药临床评价技术平台(分题负责人)。

4.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超十亿元重大品种头孢克肟系列制剂一致性评价研究(分题负责人)。

5.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项目。

6.  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协同创新与平台环境建设方向(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成药性评价公共服务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主持人)。

7.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LC-ESI-MS/MS中基质效应影响因素与机制及同位素内标法对基质效应校正的适用性研究(主持人)。

8.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豆杉提取物PXR拮抗剂、P-gp抑制剂的筛选及其作用研究与评价(主持人)。

9.  广州市科技计划科技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创新药物早期评价和优化关键技术及其推广作用(主持人)。

 

参与纵向项目(部分)

1.  广州市南沙区技术开发项目:创新药物药代动力学成药性筛选与评价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2.  广东省科技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红豆杉口服抗肿瘤5类新药的开发研究。

3.  广东省科技重大专项:华南药物临床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4.  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国家科技部):候选药物研究(以血管生成为靶点治疗肝癌的新型基因工程候选药物研究)。

5.  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抗肿瘤候选药物临床前研究(HS270)。

6.  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平台: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技术平台。

7.  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平台: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

 

 主持横向项目(部分)

1. Ⅰ期临床试验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注射用尖吻蝮蛇凝血酶等。

2. 生物等效性研究:硝苯地平缓释片、卡格列净片、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美金刚片、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阿莫西林氨溴索胶囊、阿莫西林盐酸氨溴索干混悬剂、恩替卡韦分散片、头孢呋辛酯片等。

3. 非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GB2注射液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PKPD研究、拉莫三嗪缓释片beagle犬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度他雄胺坦洛新胶囊beagle犬药代动力学比较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姜黄素、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食蟹猴药代动力学研究、GB2注射液、石杉碱甲缓释制剂等。

 

论著专利

发表论文(部分)

1.  Yufeng Wu, Yang Yang, Jingyu Liu, Yagang Li, Rongbiao Pi, Yu Ren, Tianyang Jiang, Yuran Wang, Guoping Zhong*. Pharmacokinetic and safety profile of PT109B, a novel multi-targeted compound against Alzheimer’s disease.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188 (2023) 106532.

2.  Zhenwei Xiao#, Yunhui Xing#, Janshon Zhu, Yang Liu, Jinxingyi Wang, Qian Liu*, Min Huang*, GuoPing Zhong* An effective pretreatment technique based on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to reduce the matrix effect in plasma samples analyzed by a new type probe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ethod. Analytica Chimica Acta 1263 (2023) 341268.

3.  Yi Guo#, Shoufeng Li#, Zhi Wang#, Fulin Jiang, Yanping Guan, Min Huang, Guoping Zhong*. Nicotine Deliver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Cigarettes in Chinese Adult Smokers: A Randomized Open-Label Crossover Clinical Study. Nicotine & Tobacco Research. 2022, 24(12), 1881–1888.

4. Bi L. Li#, Yan P. Guan#, Vivian M. Yuen, Wei Wei, Min Huang, Ma Z. Zhang, Ai W. Li, Joseph F. Standing, Guo P. Zhong, Xing R. Song*. 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 of Intranasal Dexmedetomidine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nesthesiology. 2022; 137:163-175.

5. Weiwei Zeng#, Sixian Lao#, Yi Guo, Yufeng Wu, Min Huang, Brian Tomlinson*, Guoping Zhong*. The Influence of EGCG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Bisoprolol and a New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EGCG and Bisoprolol in Rat Plasma. Frontiers in Nutrition. May 2022; 9, Article 907986.

6. Fulin Jiang#, Qian Liu#, Qiaoxi Li, Simin Zhang, Xiangyang Qu, Janshon Zhu*, Guoping Zhong*, Min Huang*. Signal Drift in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and Its Internal Standard Calibration Strategy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al. Chem. 2020, 92:7690-7698.

7. Qian Liu#, Fulin Jiang#, Janshon Zhu, Guoping Zhong* Min Huang*. Development, 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 new method to correct the nonlinearity problem in LC-MS/MS quantification using stable isotope labeled internal standards. Anal. Chem. 2019, 91:9616-9621.

8. W. Yu, D. Wen, D. Cai, J. Zheng, H. Gan, F. Jiang, X. Liu, B. Lao, W. Yu, Y. Guan, G. Zhong*.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curcumin, tetrahydrocurcumin, quercetin, and paeoniflorin by UHPLC-MS/MS in rat plasma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 pharmacokinetic study.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medical Analysis. 2019 Apr. (172): 58-66.

9. Y. Fu#, L. Hong#, J. Xu#, G. Zhong#, Q. Gu, Q. Gu, Y. Guan, X. Zheng, Q. Dai, X. Luo, C. Liu, Z. Huang, X.M. Yin, P. Liu*, M. Li*, Discovery of a small molecule targeting autophagy via ATG4B inhibition and cell death of colorectal cancer cells in vitro and in vivo, Autophagy, (2018). doi: 10.1080/15548627.2018.1517073.

 

 

出版著作(部分)

1. 曾苏, 郝海平. 分析药理学(第1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一流学科建设研究生教学用书, “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规划教材, ISBN:978-7-122-44715-9). 2024.06 (编委).

2. 金晶, 温预关, 钟国平. 药代动力学实验教程(第二版).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创新实验教材, ISBN:978-7-306-07899-5). 2023.12 (主编).

3. 黄民. 基于药代动力学的临床合理用药(第1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75347-2). 2023.06 (编委).

4. 王兴河, 李劲彤. 药物早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估(第1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ISBN 978-7-03-075609-1). 2023.06 (副主编).

5. 尹莉芳, 张娜.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6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ISBN 978-7-117-33238-5). 2022.07 (编委).

6. 程国华, 李正奇. 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学.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ISBN 978-7-5214-1919-1). 2020.08 (编委)

7. 皮荣标. 药物筛选和成药性评价的基础与实践.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6-06444-8). 2019.01 (副主编)

8. 黄民. 临床药理学.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7.08. (编委)

9. 乔海灵. 临床药理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05. (参编)

10. 钟国平, 黄民. 药代动力学实验教程.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高等院校“十三五”规划/创新实验教材). 2017.04. (主编)

 

其他

       本课题组招收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及博士后人员。热忱欢迎药动学、定量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医学统计学等相关领域的博士人员加入。

       如感兴趣,请您联系:钟国平(13556015272,zhonggp@mail.sysu.edu.cn) 。

       非常期待您的加盟合作!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