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热烈祝贺我院刘培庆教授领衔项目获得2020年度中华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近日,中华医学会公布《202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决定》,我院刘培庆教授、黄河清教授及罗海彬教授等组织申报的“病理性心肌肥大的防控机制、干预靶点及候选新药研究”项目喜获2020年度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主要完成人为:刘培庆、黄河清、罗海彬、古练权、李卓明、陈健文、叶建涛、路静。
中华医学科技奖是全国医药卫生行业最具权威科技奖项,每年授奖1次,旨在奖励医学科学技术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分设一、二、三等奖。2020年基础医学组一等奖空缺,二等奖与三等奖全国合计共4项。
新药研发是医药产业发展的源动力,重大疾病相关新靶点发现和确认是创新药物研发的源头。第一完成人刘培庆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国内较早利用蛋白质组学、信号通路分析等技术筛查高血压等重大疾病的药物作用靶点,完成了Sirtuins、PARPs以及PDE9A等系列靶标鉴定;通过对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化合物库等筛选,获得了隐丹参酮、丹参酮、LW33等成药性良好的候选药物,发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被他引超4千次,被NATURE系列期刊等正面引用,获得美国、日本及中国专利授权20多项;合理组方了“糖脉交泰胶囊”,近期完成扩大的Ⅲ期临床试验即将申报新药证书;已签订的合同金额累计2601.08万元,实现新增利润117.12万元。该课题组围绕全球人群高发的重大疾病进行新靶标的发现及确证,建立新靶标筛选体系及活性化合物成药性评价平台,以利于快速确定活性化合物的成药前景及研发价值、指导进一步的新药研发。
第一完成人简介:
刘培庆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南粤百杰”、“珠江人才本土创新团队”带头人,担任“新药成药性评估及评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新药成药性研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等机构主任。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以通讯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0多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600,他引超过7千次,H指数46。获授权中国及美国发明专利20多项。担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奖专家、国家重大专项申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审专家等。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目前正在负责2个1类新药的临床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