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前沿大讲堂第42讲-转运蛋白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转运蛋白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主题
转运蛋白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东校区bm11222宝马娱乐网站讲学厅(药学大楼125室)
主讲人
何仲贵 教授
主持人
吴传斌 教授

报告题目:转运蛋白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

讲座时间:20091026(周一),上午1000

讲座地点:中山大学东校区bm11222宝马娱乐网站讲学厅(药学大楼125室)

主 讲 人:何仲贵 教授

          沈阳药科大学药剂学教研室

主 持 人:吴传斌 教授  bm11222宝马娱乐网站副院长

 

何仲贵教授简介:

何仲贵教授,1988年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02001年在日本东京大学留学,2003年在沈阳药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近五年来,主要从事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基础研究及其成果应用于药物新型给药系统的设计、制备与评价。在预测药物体内吸收和转运方面,运用色谱技术模拟药物与生物膜相互作用和评价膜渗透性,首次提出“生物分配色谱”概念,用于快速预测以被动扩散为主的药物透过小肠黏膜、血脑屏障和经皮吸收的能力;致力于研究药物的吸收和膜转运机理,尤其对主动转运和具有外排机制的药物吸收和转运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以转运蛋白为靶点设计了改善药物体内药动学性质的前体药物,为开发自主创新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建立高通量筛选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清除率及生物利用度等药物动力学参数的in vitroin silico模型,为自主创制新药的药动学性质优化提供依据,上述研究均处国际前沿水平。在对药物吸收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制剂的体外释放度和体内生物利用度相关性的研究,设计和评价速释、缓控释制剂和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尤其在难溶性药物速释、缓控释制剂和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评价与质量控制上提出了独特的观点。开展了药用辅料对药物吸收和分布等药物动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同时开发了多个新型辅料,填补多项药用辅料国内空白。

5年来,何仲贵课题组获国家十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级课题等十余项资助,全部按期结题或者顺利进行中。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二项、获得辽宁省自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期刊论文165篇,SCI收载65篇;主编专著二部,主译一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6项,授权7项。获得新药证书8项(其中一类新药3项),临床批件8项,社会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