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前沿大讲堂第58讲-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主题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活动时间
-
活动地址
中山大学东校区药学楼125讲学厅
主讲人
丁健
主持人
徐安龙

主 题: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报告人:丁健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持人:徐安龙 副校长  中山大学

 

时 间:2010年5月7日上午10:00~11:00

 

地 点:中山大学东校区药学楼125讲学厅

 

 

丁健院士简介:

 

简历:1978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医学专业;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78年至1986年在江西医学院任教;199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课题组长,兼任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9年 增选为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研究方向:抗肿瘤新药的筛选和研究开发;抗肿瘤药物细胞和分子作用机制的研究;肿瘤新生血管生长抑制剂的研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 DNA 损伤与修复机制;端粒酶在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抗肿瘤转移研究等。

 

专业影响:1992年回国到上海药物所工作以来,以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为主攻方向,同时对具有中国资源特点、作用独特的细胞毒类药物开展系统研究,在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作用机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是我国新药研究领域颇具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抗肿瘤药效评价平台,进行了20万余次筛选,发现200余个活性化合物,完成10余个抗肿瘤新药的临床前药效学评价,作为主要发明者之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个候选新药已在II期临床研究,4个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26项、申请国内外专利35项;围绕抗肿瘤药物研究关键问题,着力以新机制阐明、新靶标与新通路发现为工作重点,系统揭示了沙尔威辛、藤黄酸、土槿皮乙酸、MFTZ-1、R16、JG3、S9等十余个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候选新药的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在TiPS、Cancer Res、Clin Cancer Res、Oncogene、Mol Pharmacol 、PLoS One等SCI杂志上发表论文132篇,平均影响因子3.158,其中近5年影响因子超过4的论文33篇,SCI他引989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杨森药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德彪-CCRF一等奖等奖项等。